裝修是一個讓人興奮又困惑的過程。當談到地板選購時,很多人可能會犯一些常見的誤區。在這篇文章中,文豐小編將為大家解析常見的四大地板選購誤區,并且希望能幫助大家避免踩坑。
錯誤觀念一:將價格作為選擇地板的首要準則
地板市場如今品牌眾多、價格混亂,許多人在選擇地板時仍然將價格視為最重要的標準。然而將價格作為選擇地板的唯一標準是不夠全面的,地板作為室內裝修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能起到實用的功能外,也應該具備美觀和品質的要求。便宜的地板可能會在質量和耐久性上存在問題,使用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褪色、開裂等情況,給居住者帶來困擾。純追求價格而忽視了地板的質量,最終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后期維修和更高的成本支出。認為越貴的地板質量越好,這也是一種偏見,昂貴的地板不一定能夠完全滿足居住者的需求,甚至有時會顯得過于奢華而不適應空間環境。
錯誤觀念二:過于追求產品尺寸大、顏色沒有差異和表面平整度高
在購買地板時,有些人會盲目地追求大規格和大尺寸的地板,覺得這樣鋪起來會減少接縫,看起來更美觀。然而他們忽略了大尺寸的地板由于其內外張力差和濕脹干縮程度增大,更容易發生變形,所以一般來說室內地板尺寸是在0.6到1.0米的長度。另外有些人還會刻意追求無色差的實木地板,實際上色差是自然存在的,是木材的天然屬性,即使是最優質的實木地板也會有一定的色差。那這就給了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迎合市場需求,給實木地板涂上脂粉來掩蓋色差,這就失去實木地板天然色彩的高雅和貴氣,同時也很有可能掩蓋住木材本身的瑕疵。因此在購買實木地板時,我們不應該以色差來評判地板的質量。
此外在安裝地板時,有人會認為在地面上先安裝木龍骨,再鋪上一層薄木工板或刨花板,然后再鋪木地板,這樣木地板似乎就能鋪在一個真正水平的地面上了。但現實中作為鋪底的板材一般都是人造板材,耐久性通常較差于實木地板,隨著時間的推移,木地板表面是完好的,但下面的龍骨已經受損,很容易就會發生傾斜或鏤空。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在裝修時直接選擇優質木材作為龍骨,避免使用人造板材進行加鋪。
錯誤觀念三:盲目追求昂貴的木材品種
盲目追求昂貴的木材品種?以為價格高就代表質量好?實際上,地板的價格高低主要取決于選用木材的稀缺程度,而稀缺程度并不一定與品質的高低成正比。有些稀缺木材并不一定比普通木材更堅硬、更不易變形。
其實不同地區會有不同氣候條件,一些價格便宜的木材反而更適應當地的天氣,制成的地板也更不易變形。如果過分追求昂貴木材,不僅浪費了金錢,也為一些不法商家制造了以次充好、非法獲利的機會,通過加工木材顏色或者用相似的木材冒充高檔木材,將名貴木材的名字硬塞給非名貴木材。
文豐小編在這提醒大家:如果決定購買名貴實木地板,一定要對木材品種進行慎重辨別。實木地板一般價格較高,消費者在購買木地板時,應盡量選擇重視質量、服務和信譽的企業的優質產品,不要盲目追求名貴品種。
錯誤觀念四:請木匠來安裝
在地板行業內有一個常說的話,“三分地板七分裝”,這句話的含義是指地板只是半成品,必須經過科學的安裝才能真正被使用。地板安裝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工作,在裝修之前,首先需要進行地面的處理工作,確保地面的平整度和牢固性。接下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地板的切割和安裝,確保地板的板塊之間的連接緊密,沒有縫隙。同時,還需要考慮地板與墻面、門窗之間的縫隙處理,確保整體效果的完美。
全國服務熱線